当前位置:首页 > 千帆杂谈 > 正文内容

【小小说】烛光里的温情

千帆6个月前 (01-11)千帆杂谈2297

  在繁华都市的一隅,有一栋略显老旧但温馨十足的公寓楼,这里住着形形色色的人,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。林晓雨,一个刚刚搬来不久的单身女子,便是其中之一。她有着一头柔顺的长发,眼神中透露出独立与坚韧,但偶尔也会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孤独。

  这天晚上,林晓雨正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,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。突然,房间里一片漆黑,原来是停电了。她微微一愣,随即从抽屉里摸出一根备用的蜡烛,点燃后,微弱而温暖的光芒瞬间弥漫开来,给这个小小的空间增添了几分温馨。

  正当她准备继续阅读时,门外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。林晓雨心中不禁生出一丝疑惑,这个时间点,会是谁呢?她小心翼翼地走到门前,透过猫眼向外望去,只见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,手里紧紧抓着一根蜡烛,脸上写满了紧张和期待。

  “谁啊?”林晓雨试探性地问道,声音中带着一丝戒备。

  “阿姨,是我,我是隔壁的。”小男孩的声音略显颤抖,但又不失礼貌,“请问,你家有蜡烛吗?”

  听到这句话,林晓雨心里咯噔一下,她不禁想起了过去那些被邻居频繁打扰的日子,那些因为一点小事就被打扰得不得安宁的时光。她的语气不自觉地变得冷淡:“没有,我刚搬来,还没准备呢。”

  小男孩听后,脸上闪过一丝惊讶,但很快又被一种难以言喻的表情所取代,那是一种混合了理解与得意的笑容。“哦,这样啊,我知道了。”他轻轻地说,然后,就像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一样,转身准备离开。

  就在这时,林晓雨突然意识到了什么,她猛地推开门,喊住了小男孩:“等等,小朋友,你刚才说的话,是什么意思?”

  小男孩转过身,眼睛里闪烁着真诚的光芒:“阿姨,是这样的,我妈妈说你一个人住在这里,晚上停电可能会害怕,所以就让我拿着一根蜡烛过来,万一你需要呢。”

  林晓雨愣住了,她万万没想到,这个看似简单的举动背后,竟然藏着这样一份细腻而温暖的关怀。那一刻,她心中的防线仿佛被一股暖流轻轻冲垮,一股前所未有的感动涌上心头。

  “对不起,小朋友,阿姨刚才误会你了。”林晓雨蹲下身子,温柔地摸了摸小男孩的头,“谢谢你和你妈妈,也谢谢这根蜡烛,它让我不再害怕黑暗。”

  小男孩笑了,笑得那么纯真无邪,仿佛所有的误会和隔阂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。“阿姨,不用谢,以后有什么需要,尽管找我。”他说完,便蹦蹦跳跳地回到了自己的家。

  那天晚上,林晓雨躺在床上,望着天花板,心中充满了感激。她意识到,在这座冷漠的城市里,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是多么宝贵。一根小小的蜡烛,不仅照亮了房间,更照亮了她的心房,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希望。

  从那以后,林晓雨开始主动与邻居们交流,参与社区的活动,她发现,原来每个人的生活都有那么多值得分享的故事,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份善良和热情。而这一切的改变,都始于那个停电的夜晚,和那个带着蜡烛敲响她家门的小男孩。

  岁月流转,林晓雨的生活因这份突如其来的温情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。每当回想起那个夜晚,她都会微笑着告诉自己:在这个世界上,总有一些不经意的瞬间,能够让我们发现生活的美好,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连接。而这一切,都是那么值得珍惜和感激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千帆生活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ntshw.com/?id=193

分享给朋友:

“【小小说】烛光里的温情” 的相关文章

四十,重新起航;感恩,活在当下

  今天是个幸福的日子,也是个快乐的日子,又是个感伤的日子,还是一个怀念的日子,更是一个感恩的日子!二年前写的那篇《三十八年的人生小结》犹如历历在目,一晃七百多天就过去了,时间从不停步,循规蹈矩,一分一秒,坚持不落下。  四十,犹如人生的半途中点,刹车或是急驰,多多少少,也都是几十年的光阴!十几个小...

敢与不敢的结界只差一字

  素来就有把想法变成文字的习惯,回溯光阴,好似小升初前就有了性子。若是字数不太尴尬的话,便会写在本子里,如今牵手网络,但是发布在空间、日志与博客上,还能分享到朋友圈。一时之情,一时之景,谨记于网,当然心之所属,记忆还在的话,还是有点印象的。走过路过,假使有时错过了,还可以回过头来翻看一下彼时彼景,...

2020,等你

中 国文明古国,伟大复兴湖 北灵秀鄂中,楚楚动人武 汉江城告急,病毒肆虐春 节年之岁首,怎留除夕封 城阻堵查源,严阵以待政 府科学决策,鼎立支援邻 邦省市联动,全力以赴医 护击战疫情,关键抉择百 姓悉心呵护,慷慨救助支 持万众一心,众志成城祝 福早日康复,破斩难关  有很多时候,感觉到自己的无奈和无...

始于惶恐

  已经在楼下等着儿子上车去学校,居然过了迟到的时间点,他还没有下来,我知道出状况了。 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,有各种各样的理由,只是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去制造一次惶恐而矣。  我也是无语,因为是自己的孩子,有点护犊,所以可以有足够的理解和忍耐,有时,也忍不住的自责和上火,只是习惯了这种人生变换莫测的伎俩...

“行”——不走寻常路

  话说这衣食住行,必是缺一不可,有几个小镜头,凑合着,就写点东西,且再谈一回“行”字吧。因为除了比较宅窝的人,我们都必有至少一日两行,有甚者,来回奔波,不下数趟,具体原由,无须探个究竟,此为常态,即是自然。所以谈“行”,如拉家常,不需要娓娓道来,只要揪上几个镜头,足够写上几百字,字似千金,亦如粪土...

超短KU

  标题用了一个拼音,乍一看,KU像是:裤,连起来,成了“超短裤”,其实不然,只是谐音,故意往“哭”/“苦”字上靠的,所谓“超短”,因为本文不会太长庸!  居然能套用“哭”/“苦”音,其实是一种有点类似苦不堪言的感觉,因为今天办理一事,花一天时间,左等右盼,二位领导,四个部门、六个位置,八个办公室,...